绘 、烩、 荟 、桧、 浍一、绘:1. 画、描画:~画会部首。~图。描~。~声~色。2. 古代指彩绣,现指某些图画:彩~。二、烩:烩指将原料油炸或煮熟后改刀,放入锅内加辅料、调料、高汤烩制的方法。具体做法将原料投入镬中略炒或在滚油中过油或在沸水中略烫之后,放在镬内加水或浓肉汤,再加佐料,用武火煮片刻,然后加入芡汁拌匀至熟。这种方法多用于烹制鱼虾和肉丝、肉片,如烩鱼块、肉丝。鸡丝、虾仁之类。 三、荟:huì荟,草多貌。――《说文》荟兮蔚兮。――《诗·曹风·候人》山林翳荟,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藏处也。――《孙子·行军》潜荟葱茏。――郭璞《江赋》又如:荟蔚(草木茂盛的样子);荟郁(草木繁盛的样子);荟翳(指枝叶繁茂隐翳的草木)聚集 [gather together]。如:荟蕞(聚集琐碎的东西;聚集精华)遮掩;隐翳 [cover]。如:荟翳(草木丛聚隐翳)四、桧:桧字为木字旁字中较常用者,同时也是多音字,共有两个读音:1.guì;2.huì1、常绿乔木,幼树的叶子像针,大树的叶子像鳞片,雌雄异株,雄花鲜黄色,果实球形,种子三棱形。木材桃红色,有香气,可作建筑材料。也叫刺柏。《西游记》中的凌空子便是桧树成精。2. 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五、浍:浍为多音字,读音为huì时是河名,浍河[Huihe River]。源出河南省,流经安徽省北部,上游为东沙河和包河,在临涣汇合后,向东南流经固镇、边城,又向东流至五河县北与沱河汇合,最后流注洪泽湖。 读音为kuài时是形声词,(huì)本义:水名。也称浍河。源出河南省,流入安徽省) 田的排水沟
狯kuài
狯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犭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五笔86:QTWC 五笔98:QTWC 仓颉:KHOMI
笔顺编号:353341154 四角号码:482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2EF
基本字义
1. 狡猾:狡~。
详细字义
〈形〉
1. (形声。从犬,会声。本义:狡猾) 同本义(含有诡计多端而又易败露的意思) [crafty;cunning]
狯,狡狯也。——《说文》
马三宝,性敏狯。——《新唐书·裴寂传附马三宝》
陟有吏干,性狡狯。——《宋史·侯陟传》
2. 又如:狡狯(狡猾);狯猾(狡猾)
“会”和“阝”
组成的字是“郐”字,读音为:kuài。
郐:kuài
一、释义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密县东北。
2.姓。
二、例句
1.郐,祝融之后, 妘姓所封 浍洧之间, 郑灭之。从邑,会声。——《说文》
2.郐下,郐下无讥。言其微不足道。
三、郐国
周武王灭商纣后,将祝融的后代封到郐(今河南密县),后建立了郐国。到春秋时期的周平王二年(鲁孝公二十六年,郑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郐国被郑武公所灭。 郐国被郑国吞并后,其君的后代中有人就用原国名“郐”作为自己的姓氏,称郐氏;也有人因失国而去掉“邑”偏旁,用“会”字作为姓氏,称会氏。
本文由文学经典于2022-03-28发表在萝卜文学,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0771td.com/p/134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