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讲的是宋朝有个叫孙山的才子和同乡的儿子去京城赶考,孙山的名字在榜上最后一名,而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回到家中,同乡问起自己儿子是否考上的时候,孙山说:“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从此人们便把参加考试,但是没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名落孙山的典故
名落孙山出自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个名字孙山的才子,很聪明,又喜欢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滑稽才子'。
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起去京城参加举人的考试。在发榜的时候,只看见孙山的名字排列在榜的最后,但也算是榜上有名了,可是和他一起去的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不久后,孙山先回到了家里,同乡就来问孙山,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考上,孙山又不好意思直接回答,但是也不好隐瞒,就顺嘴编了两句诗:“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就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他的名字在我的名字后面,也就是没有考上了。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考学或是参加其它考试而没有被录取的,叫做“名落孙山”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到 quanzhongzha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0771td.com/p/4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