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萝卜文学 > 文化常识 > 千古名诗有哪些,千古第一名诗

千古名诗有哪些,千古第一名诗



  下面来看看中国古代奇诗,首首令人拍案叫绝!

  盘中诗

  传说苏伯玉曾官游蜀地,他一到四川,被山中景致吸引,又政务繁忙,竟渐渐把留在长安家中的妻子淡忘了。

  苏伯玉的妻子,心里又是思念,又是怨恨。她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于是就把自己的心意全部“盛”在一只盘子里,寄给远方的丈夫。

  苏伯玉接到“盘中诗”后,往日的恩情袭上心头,那卿卿我我的相爱情景历历在目,更对远在长安的妻子牵肠挂肚起来。

  这首“盘中诗”应这样读: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

  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

  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

  还入门,心中悲。北上堂,西入阶。

  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

  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

  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

  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

  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

  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智谋足。

  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

  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

  令时人,知四足。与其书不能读。

  当从中央周四角。

  苏伯玉读完诗已百感交集,又见妻子唯恐自己思夫之意不能被读懂,深情地在诗末点明“当从中央周四角”的读法时,他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便立刻整理行装回归故里。

  诗

  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成一个词,也称“重言词”。叠字的恰当运用,可以增加语言的音节美,增进情感的强度。

  层层套套绮罗衫,正正方方披锦肩。

  燕燕莺莺音带笑,盈盈款款步生莲。

  丝丝语语凤凰柱,缕缕声声鸳鸯弦。

  久久长长无限意,和和美美一生缘。

  鬓云松令·叠字词

  吴承勋

  掩纹纱,开宝鼎。

  一树梧桐,一树梧桐影。

  络纬啼烟秋欲暝。

  翠玉楼前,翠玉楼前井。

  风衾寒,鸳帐冷。

  好梦无端,好梦无端醒。

  离别团圆今夜并。

  愁依阑干,愁依阑干等。

  口吃诗

  口吃诗即双声诗,又称同声诗、声母诗、同纽诗,又叫吃语诗、结巴诗、拗口诗、绕口令诗。口吃诗要求诗的各句都采用声母相同的字。

  双声诗

  王融

  园蘅眩红叙,湖荇燡黄华。

  回鹤横淮翰,远越合云霞。

  示封中录

  庾信

  贵馆居金谷,关扃隔稿街。

  冀君见果顾,郊间光景佳。

千古名诗有哪些,千古第一名诗  第1张

  这两首诗用现在的普通话念起来,并非全是同一个声母,例如《示封中录》中有些字的声母念g,有些字的声母念j,但在南北朝时期,它们全是念g声母的字,这是古今语音变化的缘故。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

  苏东坡

  江干高居坚关扃,

  耕犍躬驾角挂经。

  孤航系舸菰茭隔,

  笳鼓过军鸡狗惊。

  解襟顾影各箕踞,

  击剑高歌几举觥。

  荆笄供脍愧搅聒,

  干锅更戛甘瓜羹。

  联珠诗

  联珠诗,又名顶针诗,是用修辞中的顶针格写成的诗。联珠是用前一句或前联的结尾词语,来做后一句或后联的起头,使前后两句头尾蝉联,上下递补。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

  秋思

  月华如水满园秋,

  秋风瑟瑟入画楼。

  楼上 *** 深自悔,

  悔让夫婿觅封侯。

  数字诗

  数字诗又称数名诗、数诗、杂数诗等,是嵌名诗的一种,每句都嵌有数字。

  万岭千山百里云,十花九树八成荫。

  七家六五四双燕,三李二桃一片春。

  旅思

千古名诗有哪些,千古第一名诗  第2张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半字诗

  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红尘。

  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

  半醒半迷半率直,半痴半醉半天真。

  半虹半露半晴雨,半皎半弯半月轮。

  半景

  梅鼎祚

  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

  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

  这首诗勾画出一幅半隐半现、空蒙迷离、海市楼蜃般的美丽风景,读来犹如到了世外桃源,让人耳目一新。

  例如下文《一字诗》的特点:其中用了十个“一”字,错落有致,含义不俗,有“独”、“一”、“满”、“全”等多种意思。每个“一”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写人状物,绘声绘色,很有诗情画意。

  一字诗

  陈沆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再来一首欣赏,作者不明:

  一瓣心香一瓣荷,一泓秋水一泓波。

  一池碧叶一池影,一路风光一路歌。

  嵌字诗

  嵌字诗把几个特定的字或词,分别嵌入诗句中,暗含另一层意思,实际上是杂体诗的一种。

  三语三言三字经,

  月圆月缺月长明。

  桃红桃绿桃含笑,

  花谢花开花舞风。

  嵌:三月桃花

  哭象棋诗

  王阳明

  象棋在手乐悠悠,卒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起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士入山川逐波流。

  炮响一声天地震,相若心头为人揪。

  嵌:象、卒、兵、将、马、士、炮、相

  传说王阳明幼时痴棋而废寝忘食,其母将棋子丢入河中,故有此诗。

  同头同心诗

  独守一方土,

  独耕一亩田。

  独居一斗室,

  独享一朝闲。

  复字诗

  复字诗是在每句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而且可以复用两三次,可以置于句首,也可以嵌于句中。

  月缺月圆月高悬,

  月暗月明月似盘。

  月亏月盈月有信,

  月清月淡月中天。

  春诗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宝塔诗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从一至七字,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果把全诗横写,外形就像古代的宝塔一样,底宽上尖。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贵谷子

  梅。

  岁寒,傲蕊。

  腊月里,一枝梅。

千古名诗有哪些,千古第一名诗  第3张

  微隐自开,暗香有来。

  隆冬含枝俏,悄翘春快到。

  严霜风雪碧园,雅君淡雅芬芳。

  青白杏乌五福梅,冰清玉洁朵朵开。

  藏头诗,又名“藏头格”,是杂体诗中的一种。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可以传达作者某种特有的思想,例如全诗每句中的头一个字可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名、地名、企业名或一句祝福,妙趣横生。藏头诗含义深、品位高、价值重,可谓一字千金。

  据说,明朝徐渭游西湖时,面对平湖秋月胜景,即兴写下了一首:

  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

  藏头:平湖秋月

  精神炯炯,老貌堂堂。

  乌巾白髯,龟鹤呈祥。

  藏头:精老乌龟

  相传,有一老者拿出一副自己的画像,请一读书人题诗留存。偏这位读书人爱戏谑,正想嘲弄一番,便写下这首诗。老者一看,满心欢喜,便把画挂在墙上,供人欣赏。后来,有位饱学之士看后大笑,说道:“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不是“精老乌龟”四字吗?”老者被气得将画毁了。

  如《水浒传》中梁山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吴用智赚玉麒麟”的故事来,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

  芦花丛中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难逃可无忧。

  暗藏“卢俊义反”四字,广为传播。结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回文诗,也叫作“回环诗”,是一种既可以正着读还可以倒着念的诗。

  两相思

  李禺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此诗正读是夫致妻,道尽思念家中妻儿之苦。倒读,则变成妻致夫: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

  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这首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