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萝卜文学 > 网络文学 > 蛟龙号手抄报精选6篇

蛟龙号手抄报精选6篇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以下精编蛟龙号手抄报五篇。

蛟龙号手抄报篇一:

中国在进步,在发展。中国在这几十年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都在飞速的腾飞。赶超了许多国家,‘蛟龙号’着个词想必对你不陌生吧!提到它或许你会激动;会兴奋……那是中国的骄傲、自豪。

“蛟龙”出征以来,已经连续写下了5个“中国深度”新纪录。蛟龙就是拥有强大的力量。这个名字赋予这个潜艇“灵性、”“力量”和“勇气。”多么傲气的名字。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的自信。在其3次下潜都超越了7000米。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也会更一鸣惊人。下潜至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虽然现在蛟龙号在下潜深度上已经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蛟龙号只是深潜实验、并不是具有稳定性的。还有更多的考验等着我们。进步的步伐要不断,就像梁启超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又不断进步。去发展我们国家、强大我们的国家。让这颗闪烁的东方明珠越来越亮,越来越有光泽。还有更多的挑战,创新和谜题需要我们去解答。

蛟龙号手抄报精选6篇  第1张

蛟龙号手抄报篇二: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

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2014年12月18日,首次赴印度洋下潜。

2015年1月14日,在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执行印度洋科考首航段的最后一次下潜,这也是其在这个航段的第9次下潜。3月17日,搭乘“向阳红09”船停靠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正式安家青岛。

2016年5月22日,成功完成在雅浦海沟的最后一次科学应用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6579米。

2017年3月4日和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分别在西北印度洋卧蚕1号热液区和大糦热液区进行了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的第3次下潜和第4次下潜。这两次下潜都在调查区域发现了热液喷口并获取了硫化物样品。5月23日,“蛟龙”号完成在世界最深处下潜,潜航员在水下停留近9小时,海底作业时间3小时11分钟,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

2018年5月8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透露,“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计划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执行环球航次。

蛟龙号手抄报精选6篇  第2张

蛟龙号手抄报篇三:

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可下潜7000米以上。2013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了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20号首次搭载女性科学家下潜。载人深潜技术对中国开发利用海底资源至关重要,其意义堪比“神舟”飞天。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7020米的深度,创下了中国载人深浅的纪录。但是,中国人并不满足于7000米的成绩,还要乘胜追击,既然来到了海水深度达到11000多米的马里亚纳海沟,那就要挑战创下新的世界纪录。

6月27日,蛟龙号再次下潜,这一次他们接到的任务是,继续稳固7000米的下潜成绩,并进一步验证潜水器的各项功能。随着下潜深度的逐渐增加,光线越来越暗,不可预知的、潜在的危险也越来越大。当蛟龙号下潜到7059米的深度时,连总指挥刘峰都在为两位年轻的潜航员傅文韬和唐嘉陵,捏着一把汗。总指挥刘峰继续沉着冷静地指挥他们下潜,最终缓缓到达7062米的深度,成功坐底。7062米,也创下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浅海现鱼虾,深海现蛟龙”。经过半个多世纪前赴后继的努力,中国载人深海潜水器蛟龙号终于突破7062米的世界记录。这一记录,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蛟龙号手抄报精选6篇  第3张

蛟龙号手抄报篇四: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深海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蛟龙号”长8.2米、宽3.0米、高3.4米,重22吨,最大荷载240公斤,最大速度每小时25海里。

"蛟龙号"由动力系统、导航定位系统、照明摄像系统、观察系统、工作系统、通信系统、外壳、载人耐压舱等组成,其中蛟龙号外壳和载人耐压舱都采用了钛合金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抗腐蚀性能高和低温性能好的特点。这些特性使得蛟龙号能够抵抗深海七千米的高压、低温、高腐蚀的极端环境。

为了更好的保证下潜人员的安全,载人耐压舱除使用钛合金材料外,还设计成了球形,因为球体结构能够很好地抵消来自海水中各个方向的力。

陆地通信主要靠电磁波,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但这一利器到了水中却没了用武之地,电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几米。"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为保持与母船保持联系,采用了由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发的高速水声通信系统——“水下qq”,能够在水下跟qq一样实施传输语音、文字和图片。

蛟龙号手抄报精选6篇  第4张

蛟龙号手抄报篇五:

“蛟龙号”长8.2米,宽3米,高3.3米,排水量23吨,水下工作时间12个小时。整个潜水器在海底投入高速水声进行联系,位置是由超短定位声纳来确定的。“蛟龙号”要下潜至7000米海底,相当于从2300多层楼的顶层下潜到底层,水下温度低,还要承受700吨的大气压。有3人在潜艇开展工作,它可以到达全球99%以上的海底进行科考。

2013年—2018年,“蛟龙号”在中国南海、东太平洋、西北太平洋、西南印度洋、西北印度洋等开展了试验性应用,共计下潜 101次,获得了大量的样品和数据,超过了之前 20年的总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对促进中国深海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载人潜水器也是现代深海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托手段,“蛟龙”号的应用使中国的深海科学研究也得到了高速发展。本文简要介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情况及其对技术和科学的推动作用。最后,对中国海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一展望。

蛟龙号手抄报精选6篇  第5张

蛟龙号手抄报篇六: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使中国的载人深潜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挤进了国际深海载人“高技术俱乐部”。在“蛟龙号”之前,只有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拥有 4500~6500 m 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而当时中国载人深潜的技术水平只有600 m。

“蛟龙号”是迄今为止中国自主设计集成研制的最复杂的海洋调查装备,具有世界第一的下潜深度,且各项技术指标世界领先,其海上试验的组织实施 *** 的探索也充满挑战。面对这些困难,研制团队本着“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认真制定了海试大纲、实施方案、应急预案等,取得了 7000 m级海上试验的圆满成功,科学技术部“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任命的海上试验现场验收专家组给出的验收结论是“与国际上其他大深度潜水器在其最大设计深度的海试相比,此次海试在其试验的重复性和充分性方面已明显超越了前者。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其最大设计深度安全可靠,并拥有投入应用所需要的实际作业能力。它不仅超越了国际上 3人重载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使用深度,实现了它们所具备的功能,而且在某些方面,例如声学通信以及自动控制等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