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萝卜文学 > 网络文学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由钱穆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1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一):加深对古代中国的了解

  从这本书可以看出钱穆先生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是比较认可和推崇的。毕竟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管理如此大的国家确实需要非常大的智慧。当然后来每个朝代出现了的问题用我们现在一句比较时兴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与时俱进。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二):批判的看问题

  以前觉得中国封建社会是黑暗的 看了钱穆先生的作品 有了更多的了解 但是个人以为钱老先生的作品还是由于特定环境的原因 也加入了一些主观因素 关于皇权与相权的制约关系 还有待更多的论证 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只是觉得皇权应远高于相权之上 希望各位有学识的人为我讲解一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三):笔记

  1. 汉唐是中国历史的代表,之后宋明清皆倒退。

  2. 汉唐皇权和相权分开,清朝皇帝背后是满族利益集团的支持。

  3. 无永恒有效之制度,不适用就要更新。

  4. 不能武断的否定中国传统政治形态,要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探寻。

  5. 这书还得看一遍。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四):短评写长了

  大学应该是读过的。现在买了一本又读一遍。读了一点书,有了一点阅历,再读感觉就不一样了。这本书写的很清晰,尤其注重制度的演变。他上来写一朝代制度,从不是就制度说制度,而是把制度之所以为制度以及为何变化说清楚。读此书后,再读历史书,必能更明了。另,钱穆皇汉思想严重,对中国历史有很大自信。还把清朝大骂了一通,认为它只有私心权术,并无值得称道的制度构建。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五):以史为镜

  胜读十年历史教科书。可以说是酣畅淋漓、醍醐灌顶。从黄仁宇到钱穆,越读越觉得自己根本不懂中国历史。本书是钱穆先生的演讲合集,文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不到200页,我却读了很久。不是内容晦涩、佶屈聱牙而是里面有太多值得停下来仔细思考和体会的地方。学习历史,无非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钱穆先生给出的建议是——“中国之将来,如何把社会上种种制度来简化,使人才能自由发展,这才是最关紧要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六):感

  钱先生半个多世纪写的书,写的感觉还是很短小精悍的,写了汉唐宋明清,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朝代,读过此书甚觉所学过的历史书都太武断,2000年的封建王朝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明清才叫专治,汉唐宋是有制度的。靠制度肯定比靠法术(私心)好,同时一个制度这东西需要相应的其他制度配合在一定的区域、时间段内使用才行,也就是说制度也是有时间、地点的局限性的。好的制度要想好下去必定需要与时俱进适当改变的。可以看出先生对历史的分析是有对中国传统的默默温情的,不错。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七):知历代之兴替,此为学史之要义。

  能将整个中国古代如此复杂的政治制度讲得如此通俗易懂,一个大大的服字。 一直以来,我们所学习的封建分期有问题,要真论封建社会,只有秦之前才是,至于秦以后该以各种性质称呼,钱先生大气地说了一句:管他呢,就以秦、汉、三国、晋…何为不可?另外,秦及其以后的社会性质,是为中央集权,非封建专制制度。 封建,意为“封邦建国”。很明显,秦之前才是,暂且不多论。

  至于专制,则更说不上,专制二字,只有元、清此两代可说是专制,那是蒙古、满洲等少数民族的部族政权,其它民族处于此两族的专制统治之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八):受益匪浅

  很有逻辑的讲述了历代的政治制度,条理清晰。原来我很久以来对古代政治制度有着深深的误解,皇帝原来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所谓专制始于明清,作者又讨论了出现专制需要的条件。又有任一制度原先出现存在,现在看来可能不那么合理,于当时有其目的,有其好处所以才行之,但又因为时间过去,情形变化,才变得不那么适合。原来中国一向来是这么法制的,用一整套制度约束,这个又好又不好,好的是约束了各方不越界,相对稳定,不好的是法太过强大,以至于法不适合了的时候也难以去改变它。

  看了感觉对中国历史以及政治制度有了不一样的思考。(要是有续篇写一章现行的政治制度,不存在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九):短评

  一代史学大师钱穆,对汉、唐、宋、明、清五个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兼及经济与军事制度,作了一番提要钩玄的概括述评,叙述各自因果演变,指陈各自利害得失,言简而意赅,构筑了一部简明地中国政治制度史。书中虽不乏意气之言,可能也有史实的错误,但无损这部书核心思想的启发意义——中国古代各项制度的产生皆有其复杂的原因,都有前代渊源,也都会有后代沿革,都既有长处与成果,也有弊端和失误,因此,要从宏观的历史视野观察其产生和流变,要深入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思索探析。不应抱残守缺,但也不应以“黑暗”“专制”等词语简化前人的政治制度,不应断然否定和抹杀前人的政治智慧,应该取精去粗,明辨得失,以真正推动当下中国政治的发展。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十):钱穆先生的“态度”是很明显的

  正如我不知哪里看到的某人所论,钱老的叙述里头,读得到对旧的中国政治制度满心的怜惜。结合这本书写作的环境看来,也从钱老在书中的总论里读出,著史之人能力避盲目批判之风,从受到万人践踏的“封建腐朽”之中捡起对传统政治的尊敬,乃是真学者。我以为这也是钱老写书讲演用意所在。

  但此书由此也有个弊端,就是在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怜爱之下,则有些结论的得出还真是有待商榷。如果我后面有了更深的阅读,那么钱老的这种偏袒则更加清晰明了了。尤其是讲清朝制度那一篇,开篇一段话就把清朝制度贬到了街边弃蓆不值一提的程度。大概,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曾身处的时代,因为见惯了它的制度暗面,所以还真叫人生不出半点同情。恨不得亲自将它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才可解心头之恨吧。

  不过总而言之,这本书算是中国古代史启蒙最佳普及读物之一了。